健康养生
-
这是一位名医讲的真话,很理性!和我们息息相关
我是做病理研究的。说到病理学,老百姓了解得不多。在国外叫doctor's doctor,就是“医生的医生”。因为我们每天 -
最佳饮食 | 2015全球最佳综合饮食方式
导读:今年1月,在美国的年度饮食方式评比中,DASH 饮食得到全美 22 位医学营养专家的肯定,连续 5 年被评为年度最 -
西瓜中毒 | 选择种植正规、来源可靠很重要!
据《齐鲁晚报》报道,3月29日,山东即墨的3个市民吃西瓜后发生恶心、头晕等症状,经医院检查,3人都为有机磷中毒。同日,山 -
那些食物相克的有毒家常菜,你相信吗?
我们常常听说食物是相生相克的,菜不能随便混在一起吃。有人认为食物相生相克理论基本是披着科学外衣的扯淡,也有人认为大部分是 -
你的身体睡够了吗?最新睡眠时长标准出台
壹 最新睡眠时长标准推荐 美国睡眠基金会(NationalSleep Foundation,NSF),联合睡眠、 -
【真相】别再轻信!骗人还很贵的8种食物
别再轻信!骗人还很贵的8种食物!21日,据媒体报道,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新西兰市面上多数鱼油产品脂肪酸成分低于标记含量。如今 -
中国人对健康的误区,我们的身体值多少钱?
我们浑身都是奢侈品——为何不珍惜?在合法人体器官市场,眼角膜是24400美元一只,心脏价值997700美元,肝脏价格为5 -
从10岁活到100岁,一辈子的养生重点全在这!
本文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 杨力 每个人都想长寿,但是很多人到了60岁,才开始真正开始学习如何养生。其实每个年龄段 -
身体信号告诉你缺什么维生素!
受访专家 王璐,北京医院营养科副主任营养师 王虎军,北京军区总医院药理科主任药师 维生素A 补充 -
自己给自己体检也可以了!
很多疾病在突发前都有一些身体上的先兆,只不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罢了。三甲医院公开“大病先兆自查表”,特分享给大家,供参考。
景致资讯
-
截单和配送调整通知
尊敬的客户: 应广大客户要求,为了方便点单以及保证蔬菜的新鲜配送,我司计划延长截单时间3个小时,采用EMS全程 -
调价通知
-
景致网站备用域名启用通知
尊敬的景致田园会员: 由于网站服务器原因,我们原来的域名www.hzjzty.com.cn将跳转到 -
9月20日起8:00开始农场自配
尊敬的客户: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景致田园的信赖与支持!我们的配送服务已经陪伴您近五年! 您的反 -
G20期间暂停配送通知
尊敬的景致田园会员: 因杭州召开G20峰会期间对机动车将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经公司商议 决定:2016 -
2016年春节暂停服务通知
-
四大名猪景致太湖黑预计12月28日上架
据说,浙江的发展可以总结为: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一不知道是啥, 二不知道是啥, (请文下 -
景致田园灌溉水和土壤检测报告
-
每日农事 | 除草,用嘴巴和眼睛来判断食物的好坏。
对于一个不使用除草剂的农场来说,防除杂草是个大问题。尤其是5月以后,万物复苏,杂草的生长速度很是惊人。 7月27日 -
【春蚕行动】来景致免费采桑叶,领养彩色蚕种吧!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1根豆角被喂11种药,蔬菜安全如何保证?
豆角、茄子、白菜是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然而,这些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的蔬菜,更是和农药一起度过“一生”:一根豆角被“喂”11种农药,一根茄子一次性混打4种农药,刚喷过农药的蔬菜第二天就被采摘下来,运往市场销售。
记者近期追踪安徽部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后发现,3个流通环节的农残检测竟一路绿灯,对于蔬菜的农残检测,有关部门回应称既“管不住”又“管不全”。
菜农想当然打药
“现在种菜不容易,三天两头要打药,基本上没有不打药的蔬菜。”正在给豆角打药的合肥菜农王明城说,这个月基本上是每天一打,不打药蔬菜就没有收成。
老王家种了3.5亩豆角,从4月初开始播种,现在即将下市。在不远处的沟塘边,记者仔细地数了数,他一共打了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3大类11种农药。其中,杀虫剂有7种,如点阵氟氯氰菊酯、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菌剂有3种,如田园农博士毒氟磷、中保克毒宝吗啉胍等;杀螨剂有1种,如哒螨灵。
有些蔬菜一天一打农药,未达安全间隔期就采收。来自庐江的菜农章天保说,小白菜的病虫害太多,特别是夏天。卖药的说几天一打,要有安全间隔期,我们看到虫子哪能放心,基本上就是一天一打。“有时当天打药,第二天就采收。”他显得很无奈地说。
剂量也由菜农自己说了算。和县菜农戴继霞说,这几天,她家的茄子叶子出现虫害。为了图省事,她把农药经销商给的联苯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等4种农药,混在一起一次性打完了。“现在打药,还不是全靠自己摸索?反正迟早都要打的,不如一起打了算了。”
超范围用药,菜农们已经见怪不怪了。一些菜农说,每次买回来的农药包装上,登记作物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种的菜。记者在王大爷打过豆角的包装上看到,登记作物为番茄、烟草、苹果树等,而戴大姐打过茄子的包装上,登记作物却是甘蓝、番茄、茶树等。
合肥一唐姓菜农说,他家的豆角长虫子,农药经销商卖给他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看过登记作物是棉花的包装后,他问卖药的,卖药的说这个可以随便用。
“想当然”打药对菜农来说,其实是无奈之举。“打一次药差不多要花40元钱,到现在为止,光买药就投入1500元了,卖茄子的钱还不够本。”戴继霞说,如果没有病虫害,谁想打药?现在病虫害太厉害了,不打药蔬菜就要减产甚至亏本;如果有人指导,谁还会乱打,这不是浪费钱嘛!
农残检测一路绿灯
吃了“想当然”打药的蔬菜后,安全性有没有保证?记者从安徽省和县的蔬菜地里一直追踪调查到马鞍山市蔬菜市场。
8月2日,记者来到菜农戴继霞的茄子田里了解到,为了治虫害,前一日她将4种农药混着一次性打完了,3日早晨采收。然而,在她使用的联苯菊酯包装上,记者却看到,该药登记作物茶树、番茄的安全间隔期分别是7天、4天。
“严格来讲,不按照登记作物施药的,属于超范围用药,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农药残留检测室主任段劲生说,同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采收前的时期。若在这个时期内采收,就是不安全的。
那么,这样一根超范围用药、又完全没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茄子,从田间到餐桌过程中,会有农残检测吗?记者试图通过全过程追踪得到答案。
第一个环节(菜农-产地批发市场):3日凌晨4:30,戴继霞和丈夫到菜地里摘茄子;7:45,她们将几筐茄子装上拖拉机,拉到附近的卜集蔬菜批发市场,卖给了专跑马鞍山的商贩曹老板。这个环节没有农残检测!
第二个环节(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4日凌晨1:30,曹老板的一车茄子经过一路奔波,到达马鞍山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该市场是安徽省第二大农产品批发市场。这个环节也没有农残检测!
第三个环节(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4日凌晨3:22,来自马鞍山香源农贸市场的摊贩吴老板,在曹老板处批发了25斤茄子;6:30,吴老板将批发来的菜送往香源农贸市场,开始零售。这个环节还是没有农残检测!
至此,菜农戴继霞的茄子,历时约30小时,经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3个环节,没有任何农残检测,“顺利”到达消费者餐桌上。
“控农残”体系亟待建立
问题蔬菜的农残检测为何一路绿灯?
对此,产地农业主管部门--和县农委蔬菜办公室主任柯能忠说,和县瓜菜种植面积达48万亩,以一家一户种植为主,有的菜农掌握不住用药频次、剂量、安全间隔期,我们真的没办法管,既“抓不着”也“管不住”。
作为产地批发市场,卜集蔬菜批发市场每天的交易量约2000斤。“我们没有农残检测设备,县里面1年能过来检测1至2次就不错了。”该市场一位负责人说。
销地农业主管部门--马鞍山市农委副主任姚育东说,马鞍山市场上的蔬菜60%以上是外地菜,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全市最大的批发市场,日均蔬菜交易量近1000吨,它每天抽检40个蔬菜样本,但这种大海捞针式的检测方式,即使抽检合格了,也代表不了整体蔬菜的安全性。
销地农贸市场对安民市场的菜全部“放行”。“我们这里每天交易的蔬菜,90%是从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批发过来的。我听说他们对蔬菜农残检测很严,因此,我们对安民市场过来的菜都是不检测的。”香源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蔡福庭说。
商务部特聘专家、北京工商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清杰认为,我国蔬菜生产的分散经营模式,容易造成农户在种植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没有优势,种植技术凭经验,质量控制凭感觉,最终会导致主要依靠多施化肥增产,多打农药控制病虫害,这是低质量蔬菜、问题蔬菜产生的主要根源。其次,单户农民难以在人员素质提升上投入,加之缺乏质量、安全等方面基本知识和社会责任,导致以上问题出现恶性循环。
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流通与营销中心主任安玉发教授表示,蔬菜产销全过程中没有农残检测,与我国脆弱的“控农残”体系密不可分。一般来说,抽检应该是建立在批次上的,而从千家万户收上来的菜很难确定批次,这种“大海捞针”式的抽检,往往是无效的。因此,如果不从源头上加以管控,而仅依靠流通环节的抽检,对防控农残超标将起不到实际作用。
为从根源上杜绝问题蔬菜的出现,安玉发建议,应建立一套科学的全过程“控农残”体系,着力加强源头监管,适当设立乡镇级检测站,并给予一定的人权、事权、财权,激发监管活力,逐步增强菜农的科学用药意识,从源头上扎好质量安全监管的“篱笆”。同时,对产地农业部门应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并将蔬菜的质量安全指标纳入当地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中。
周清杰也建议,蔬菜销地商务、工商部门应增加批发市场在质量检测硬件投入,对市场主办方也应实行质量安全的责任追究和奖励制度。加强对蔬菜批发市场的现场监管,增加质量抽检频次,构筑批发环节的蔬菜质量安全“防火墙”。(新华社供稿)